炒股能加多少杠杆 A股今年首现“百亿级”回购,上市公司回购贷款持续升温
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热度攀升炒股能加多少杠杆,A股出现今年首单“百亿级”回购计划。
3月28日晚,美的集团(000333.SZ)披露股份回购计划,拟用50亿元至10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,其中70%及以上将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,且已取得不超过90亿元的贷款资金银行承诺函。
自去年以来,在稳市增量政策工具支持下,上市公司回购贷款持续升温。据Wind数据及公告统计,自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至今,A股已有超过40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贷款计划,贷款额度上限超过900亿元。
美的集团再次巨额回购
根据公告,美的集团此次计划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超过100亿元且不低于50亿元,回购价格为不超过100元/股,其中70%及以上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。
此次回购资金来自该公司自有资金及/或中国银行顺德分行提供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,并于近日取得了该行不超过90亿元的贷款资金承诺函,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。
与此同时,美的集团拟通过变更回购股份用途的方式,将之前用于股权激励的超过1100万股回购股份用途变更为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。
业绩方面,根据美的集团2024年年度报告,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91亿元,同比增长9.5%;归母净利润385亿元,同比增长14.3%。
据美的集团披露,截至2024年12月31日,该公司总资产约为6044亿元,货币资金约为1404亿元,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为2168亿元,公司资产负债率62.33%。假设此次回购金额按照上限100亿元,根据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数据测算,回购资金约占公司总资产的1.65%、约占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4.61%。
“根据公司经营、财务及未来发展情况,公司认为100亿元的股份回购金额上限,不会对公司的经营、财务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,亦不会对公司的债务履行能力及研发能力产生不利影响。”美的集团称。
此外,美的集团披露了2024年年度分红方案及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。自2013年上市以来,该公司累计现金利润分配超过1070亿元,2021-2023年股息支付率分别为40.9%、58.2%、61.6%。2024年年度拟按每 10股派发现金35元(含税)进行分红,累计现金分红总额267.12亿元,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比例为69.3%。未来三年,该公司将在符合相关条件下每年实施两次现金分红。
回购增持贷款总额超900亿元
自去年以来,在稳市增量政策工具支持下,上市公司回购贷款持续升温。
除了美的集团外,近日还有华谊集团(600623.SH)、海格通信(002465.SZ)、郑煤机(601717.SH)、九安医疗(002432.SZ)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份回购贷款计划。
华谊集团3月28日披露,该公司控股股东拟以自有资金和专项贷款,增持公司A股股份总金额不低于1.5亿元,不高于3亿元。同时,控股股东已取得浦发银行闵行支行2.7亿元贷款承诺函,贷款专项用于增持华谊集团股票。
同日,据海格通信披露,该公司将用2亿元至4亿元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回购公司股份,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,且该公司已取得工商银行广州分行3.6亿元贷款承诺函,将根据贷款资金实际到账情况、资金使用规定和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择机实施本次回购计划。
据Wind数据及上市公司公告统计,自去年9月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落地至今,A股已有近450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贷款计划,贷款额度上限超过900亿元。其中,2025年以来,就有18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再贷款计划,贷款额度上限超过400亿元。
继续用好稳市增量政策工具,仍是今年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。此前3月21日,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时表示,要有效落实好存续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用好证券、基金、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,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,维护资本市场稳定。
证监会今年亦多次表示,将会同多个部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,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,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,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。同时,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。
在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,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机制,是银行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一次业务创新,可以促进上市公司股票增持、回购,提升资本市场流动性。随着稳市增量政策工具的成熟落地,未来回购增持贷款规模有望持续扩大。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banquan@yicai.com 文章作者
周斌
相关阅读
《办法》称,强化风险揭示要求。上市公司应当充分披露可能对公司核心竞争力、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。
61 03-28 18:02
海尔智家预计海外收入和盈利仍有潜力,新兴市场是增长点,印度业务的目标是2027年收入达20亿美元。
205 03-27 22:06
多家券商经纪业务收入迎来逆转“时刻”。
150 03-25 21:38
公募“旱涝保收”将成过去式,行业迎来业绩、回撤、陪伴三重考核。
312 03-16 22:06
最高检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“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”新闻发布会炒股能加多少杠杆。
272 02-21 17:3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